首页

艺术实践

首页 >> 艺术实践 >> 正文

暑期三下乡丨音乐学院开展“赓续红色基因,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3-07-1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基层一线,充分依托红色资源,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7月3日,济宁学院音乐学院谭子璇等一行八人赴临沂市革命老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队的首站是临沂市临沭县朱村,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馆长王经臣热情接待了实践队。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十年前走过的足迹,倾听着老馆长声情并茂的讲解,实践队参观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纪念馆、沂蒙人民支前纪念馆、朱村历史文化陈展室、老四团钢八连纪念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和朱村战斗遗址等展馆展室,认真学习领会了“枪声就是命令”的“钢八连”精神,深刻了解了“七十九年如一日,头碗饺子祭英烈”等感人故事。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革命老区的关心关爱和殷切期盼,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领悟到沂蒙精神——“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丰富内涵。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风靡齐鲁大地,感动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现临沂市费县沂蒙山银座旅游景区。7月4日上午9时,伴着蒙蒙细雨,实践队来到此地。讲解员带领实践队走进《沂蒙山小调》纪念馆,队员们了解到: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组织团员阮若珊、李林创作了享誉国内外的《沂蒙山小调》,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歌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觉悟到觉醒,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与中国共产党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作为自己的宗旨,带领人民群众翻身解放,最终形成了勇往直前跟党走的沂蒙精神。

7月4日下午14时,实践队来到沂南县老党员高连启同志的家中,带着崇高的敬意一同探望革命前辈。高连启,男,汉族,生于1930年6月,出生在沂南县双堠镇双堠村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他1945年参加军,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抗美援朝等。因表现突出,作战英勇,1948年9月在部队入党。1958年1月退伍。1953年8月至1957年12月任寿光县武装部部长,1959年至1982年1月在本村任党支部委员。“孟良崮战役打响的第二天,通往战场的木桥就被炸断了,解放军后方的物资过不了河,前方的伤员也抬不下来,真是急人啊!关键时刻咱们这里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砍林木、摘门板,连夜架起一座浮桥,有的甚至跳下河去用身体固定桥墩,保证运输,保证胜利……”,93岁的高爷爷向实践队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队员们听后倍受感动、潸然泪下,再次一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7月5日,实践队先后来到沂南县红嫂革命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队员们走进这座位于沂蒙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石板路、石头墙、石台阶,鳞次栉比的农家院落,处处透着古朴清幽。馆内2000余幅图片、500余件实物、100多个实景雕塑,生动展示了沂蒙红嫂“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感人事迹。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品,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嫂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位同学。离开沂蒙红嫂纪念馆不远,便是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抗日战争时期的乡村风貌,行走在村头巷尾,可以看到石墙、板巷、农家小院、茅屋等极具沂蒙山区特色的建筑。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沉浸式的小院演出最是令人感动。地道的乡音,淳朴的红嫂,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置身于《沂蒙四季·红嫂》的沉浸式演出中,乳汁救伤员、识字班等知名红色故事一一呈现,整场演出中真情与泪水交织、温暖与感动相融,同学们被动人的情节和动情的表演深深吸引,几度哽咽。

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临沂这片红色热土上,我们找寻红色文化的“打开方式”,接受震撼的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