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2024年鉴
一、概况
济宁学院音乐专业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71年,迄今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8年招收第一批音乐学本科专业,2021年5月由音乐系升格为音乐学院。现设有三个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即音乐学、舞蹈学,一个专科专业,即音乐教育。目前,学院设理论、钢琴、声乐、舞蹈、器乐五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博士18人,在读博士3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216人,其中本科生1037人。
二、2024年度工作情况
2024年,音乐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学校“1385”发展战略目标、学校“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任务以及2024年度工作要点,确立了“和谐发展、悦动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学院细致谋划,大胆创新,扎实推进音乐学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党建、教学、科研、学团等方面取得了新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一)党建工作
1.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动员会、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认真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1)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1次。
(2)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暨2024年暑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3)党委书记讲党课4次。
3.加强支部规范化品牌化建设
(1)本年度共发展学生党员35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04人。
(2)教工支部开展音乐美育大讲堂5期。
(3)学生支部打造“红色音符”支部品牌活动,持续开展“跟着音乐学党史”、师生微党课、线上微宣讲等活动10余次。
(二)教学工作
1.教学改革举措
(1)完成2024版音乐学、舞蹈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围绕学科特点,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优化。
(2)加大教学督导力度。通过领导督导、专家督导、教师相互督导等方式,保障教学质量。
2. 师范认证和本科评估工作
本年度音乐学(师范)专业认证材料已提交完毕。
3.以赛促学,积极拓展实践平台
(1)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分别取得了小学推荐组一等奖1项、中学推荐组三等奖1项、中学组二等奖2人。
(2)山东省第九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活动中,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取得教师组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学生单项组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全能本科组二等奖,专科组三等奖;全能组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三)科研工作
1.科研立项及成果
本年度音乐学院教师共发表A类论文三篇,横向课题到账经费3474万元,横向到账经费显著提升。
刘先进副教授主持的《民俗文化学视角下鲁西南唢呐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表现》获批2024年度人文社科课题一般项目立项。
本年度学院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白洁副教授主持的《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二齐”珍稀文献中曲谱的编译与整理》成功获批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
2.主办(承办)高端学术会议
2024年4月2日,学院承办了孔子文化春会仲春礼乐会讲。该会讲汇集了海峡两岸知名专家学者,有效提升了济宁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3.学术报告及对外交流
(1)本年度共举办学术报告10场,涉及音乐和舞蹈学科各个领域。
(2)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8次,加强了与省内外高校的交流。
(四)学团工作
学团工作始终秉持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精神。本年度先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升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师范技能指导等各类主题教育。
1.团属新媒体发展
本年度全渠道推送文字、影音作品542篇(部),累计浏览量191020次,累计获赞2.5万次。圣地音乐公众号推送作品570余篇,其中“运动会”系列作品累计浏览量35661次、“孔子文化春会”系列作品累计浏览量108882次。
2.创新创业工作
本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累计推荐报送作品800余个,学生参与率95%。
3.就业创业工作
本年度举办专升本、考研、考公、参军等经验交流会、主题培训60余场,研究生录取11人、专升本33人、就业率94.12%。
4.青年力量赋能基层服务
本年度“西部计划”录取8人、21支队伍共123人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鸟计划”“高中母校行”等各类社会实践累计400余人次参加,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26项(累计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