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
一、概况
济宁学院音乐系始建于1971年,1978年面向全省招收音乐教育专科生,2008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2021年5月由音乐系升格为音乐学院。现设有三个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即音乐学、舞蹈学,一个专科专业,即音乐教育。目前,内含六个教研室,即理论、钢琴、声乐、舞蹈、器乐、公共艺术教育。开设的器乐类课程包括钢琴、双排键、手风琴、二胡、琵琶、中阮、古筝、笛子、萨克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扬琴、钢琴调律等。现有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5人。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
二、2023年度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学校“1385”发展战略目标和学校2023年工作要点,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音乐学院各项工作。
(一)党建工作
1.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学院党委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召开党委会17次、党政联席会11次,开展专题党课8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开展读书班学习各2次。领导班子深入开展调研先后召开教研室座谈会7次,学生座谈会2次;撰写调研报告4份,修订完善了《音乐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音乐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和办法9项。
2.配合学校做好巡察和“回头看”工作,认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巡察组反馈的五个方面23项问题,学院逐一落实、逐项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圆满完成整改工作。
3.加强支部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建设要求,加强支部组织建设,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本年度共发展学生党员32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44人;
4.打造“红色音符”党建品牌。持续开展“跟着音乐学党史”、师生微党课、线上微宣讲等活动。
(二)教学工作
1.扎实推进听课制度。本学期学院领导共计听课30余节次,学院督导共计听课40余节次,全体教师共计听课200余节次。
2.积极推进重点专业建设。在学校贴息贷款采购项目中,音乐学院的钢琴采购、电钢教室建设两个项目,共计140万元,全部落地并投入使用。
3.重点课程《歌曲弹唱与伴奏》基本完成线上课程录制工作。
4.申报并获批校级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项目“舞蹈房升级改造项目”,该项目已于10月10日验收并交付使用。
5.完成2023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6.本学期获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 ,自编规划教材项目1项,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1项。
7.推动“以赛促学、活动育人”教学体系构建。顺利举办音乐学院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音乐学院组织120余名师生参加“礼乐济宁·文脉传承”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
8.积极推进音乐学师范专业认证。
(三)科研工作
1.持续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博士沙龙2场,学术报告9场,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学。
2.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了七次省内外学术会议。
3.举办学术论坛。成功举办“2023第一届尼山音乐文化论坛”。
4.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大师课。组织学生参加了钢琴大师李明强大师课和青年钢琴演奏家徐乾一独奏音乐会。
5.科研任务完成情况。2023年音乐学院共完成A类论文两篇、B类论文一篇、艺体类成果六项(国家级二项、省级四项)、市厅级纵向课题八项、市厅级科研奖励一项、横向课题经费累计到账633.96万元。
(四)学团工作
1.多措并举创优良学风。先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升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主题教育。
2.团属新媒体蓬勃发展,全渠道推送文字、影音作品624篇(部),累计浏览量6.88万次。
3.创新创业工作持续发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累计推荐报送作品400余个。
4.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举办专升本、考研、考公等经验交流会、主题培训50余场,研究生录取10人(有史最高)、专升本17人、就业率92.18(11月30日),全校第三。
5.凝聚青年力量赋能基层服务。“西部计划”3人(全校10人)、“鲁喀计划”2人(全校10人)、参与“三下乡”“青鸟计划”等各类社会实践累计380余人次,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23个(累计560余人次)。
(撰稿:王凯;审核: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