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学校2021年工作要点及十项重点工作,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音乐学院各项具体工作。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党建工作
1.坚持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站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院党员干部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持续开展“我心永远跟党走”、“灯塔大课堂”集体学习。持续监督跟进并定期公布“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活跃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2.严格落实党的政治生活制度,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修订完善了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规范了会议纪要。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2021年共发展学生党员35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14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11人;发展教师党员1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人。指导学生和教工党支部开展学校五星级党支部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召开线下、线上支部活动学生支部61次,教工支部38次。
(二)教学工作
1.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大课堂教学监督力度。2021年暑期后音乐学院学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人,生师比日趋合理。积极参与学校“活力+”、“三重工程”项目申报与培育,获学校2021年度《音乐学》重点建设专业(培育)、《歌曲弹唱与伴奏》重点课程、《芭蕾舞基训》重点课程(培育)。实现对课堂教学监控全覆盖,充分发挥智慧琴房的优势,对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持续开展优良学风、教风、考风教育活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调整优化教师结构。2021年2人晋升副教授,拟引进博士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人。聘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民康为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聘任山东艺术学院朱长磊教授为音乐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3.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开启各项准备工作。回归师范教育,让学生真正上得了“讲台”,而非片面追求“舞台”,培养五育并举的“全才”,而非“专才”。召开师范专业认证启动会,分别成立音乐学、舞蹈学两个本科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完善课程体系。选派教师参与师范专业认证培训。多次与国内已通过师范专业认证的音乐学院对接学习交流。
4.坚持服务社会,切实提升师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音乐学院有10余名教师、100余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赴机关、企事业单位指导排练。2021年6月28日,60余名师生受邀参演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参与了13个节目中的10个节目,济宁市委宣传部专门向我校发来表扬信。2021年5月15日,120多名师生受邀参演在曲阜尼山圣境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2021年9月,30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辛丑年祭孔大典开城仪式交响合唱的演出。2021年9月,音乐学院应邀参演第十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51名同学应邀参演了六个节目中的礼乐唱诵《大爱仁德》、古典舞《采薇》和合唱《友谊地久天长》。11月12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给我校发来感谢信,对济宁学院积极参与第十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暨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启动仪式,以及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对我校师生克服时间紧、组织工作量大等困难,进行周密部署、积极排练表示高度赞扬!
5.全力备战“山东省第八届音乐舞蹈师生基本功展示”并取得优异成绩。山东省第八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于2021年10月11日至14日在临沂大学举行,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每三年举办一届。本届共有来自全省63所高校的13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通过精心组织,积极备战,我院参赛师生共荣获12个奖项,包括教师单项组三等奖2项,学生(本科)组团体三等奖、学生(专科)组团体二等奖各1项,学生个人全能(本科)组二等奖1项、(专科)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生单项组三等奖4项。
6.跟踪指导,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通过采取发挥“榜样的力量”、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典型案例宣传、精准推送求职信息、谈心谈话等措施,截止2021年7月12日,2021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升本升学率达60.4%,本科生就业率达98.44%。
7.省文明校园评估组莅临音乐学院考察指导,音乐学院按照学校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美育工作,争取校友捐赠40万元将B129升级为智慧教室,纳入学校智慧教室管理系统,为校园文明和智慧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科研工作
加强学术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举办或参与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十余场次。2021年共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篇。科研立项7项,其中校级立项1项,市厅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科研获奖2项。教师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术氛围日趋形成。
(四)学团工作
1.发挥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举办“跟着音乐学党史”系列活动之一“专题音乐会”。音乐学院10位同学参加学校大学生宣讲团,走进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专题报告会活动。组织参加由校党委宣传部、团委主办,音乐学院承办的以“风华正茂·青春颂党”为主题的全校大学生合唱比赛,我院“圣地之音合唱团”压轴精彩亮相。在线下,策划组织了“百年党史·世纪乐章”主题活动。在“圣地音乐”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发布了18部音乐作品的微宣讲。“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临沂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钢琴调律志愿者服务“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圣地行歌”社团举行“唱响青春,唱出自我”汇报演出。“舞艺之群”参加“青春颂党,奋斗强国”社团之夜活动。举办2021年“青春之舞心向党”校园舞蹈大赛。音乐学院啦啦操队在济宁学院第十一届大学生啦啦操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音乐学院学生在济宁学院2021年中华经典吟诵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另有两部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在“暑期我来学党史”大学生微视频大赛中,我院选送的两部作品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2.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如升级改造独立琴房门禁系统、美化教室志愿服务活动、钢琴调律公益服务活动、志愿迎新活动。举办“HR进校园”系列活动之鲁南制药集团招聘宣讲会,举办就业主题辩论赛,宿舍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举行“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反食品浪费政策宣贯‘云课堂’”活动,举行“传唱圣地希望,沐浴圣地儒风”校歌传唱活动等。
二、“活力+跟着音乐学党史”项目小结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音乐学院党委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心工作,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艺术与思政相结合、专业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学习教育与质量建设相结合,创新开展“跟着音乐学党史”系列活动,构建和培育特色党建品牌。
1.主题党日音乐会。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举行“跟着音乐学党史”主题音乐会。
2.线上微宣讲。以党史一百年为主线,对红色歌曲的创作者、创作背景及蕴含的党史故事等的介绍,在圣地音乐微信公众号上连续发布了《红船》、《十送红军》、《映山红》等18部作品的微宣讲。
3.红色歌曲宣讲。10位同学随学院大学生宣讲团走进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专题报告会活动。
4.党史领学进支部。学生支部的宣讲成员开展了党史领学进支部活动,通过微党课的形式向同学们宣讲了沂蒙精神、长征精神等中国精神。
5.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2021年暑期,学生党支部牵头组建了“百年风华•青春筑梦”红色之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临沂市蒙阴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6.举办音乐主题党课。教工党支部举办器乐、声乐钢琴专场音乐主题党课等,举办“红色经典,颂赞百年”音乐赏析美育公开课等活动。
7.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歌曲知识竞赛”。
三、2022年工作计划
1.加强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议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避免议事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坚决防止和纠正搞“经验决策”、“随意决策”和“个人决策”,做到正确意见集中好、分歧意见统一好、反对意见解释好。开展共青团建团100周年系列活动,围绕师范生从业能力提升开学生活动。
2.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专业高质量发展。对标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学习与把握,积极开展师范专业认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标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每20名学生不少于1个实习基地),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加大与中小学的联系与对接,加强见习、实习环节,切实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积极推进校级重点专业、重点教学团队、重点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推进三年入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教学比赛、教学观摩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期末中青年教师专业汇报,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持续开展优良教风、学风、考风教育活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继续加大特聘教授的聘任力度,加大博士引进和自我培养力度,支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4.加大专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业务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切实发挥教学督导、智慧琴房、智慧教室监督课堂教学的作用。
6.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初步形成音乐学院科研团队,冲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广开门路,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横向课题项目,力争人均科研经费有较大幅度提升;加大学术交流及观摩、培训力度,坚持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7.积极争取省级美育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专业特色,积极与社会对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师生的舞台实践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研发培训课程,面向社会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审美素养。
8.提高优质就业率。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考研、考编,切实提高就业质量;更加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建立与毕业生的常态联络与跟踪机制。
撰稿人:王凯 审稿人:葛修路
音乐学院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