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孙萍公开课《谈声乐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0-12-14浏览次数:

1211日上午10点半,音乐系声乐教研室副教授孙萍老师在一楼排练厅围绕声乐学习进行了理论指导与现场示范教学,声乐教研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指导课堂。 

孙萍老师讲到“声乐教学中的练声与歌唱是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手段。练声曲与歌曲选择得当,能扬长避短,尽快地克服演唱中的不足与难点。"

练声,是指运用练声曲或歌曲使自然嗓音经过训练后以适应、符合歌唱艺术要求的基本功,通过这一训练,能改善音质、扩展音域、调节共鸣、丰富音色。

歌唱,是演唱者根据作曲家的意图和自己对词曲的理解用声音表达的艺术的形式。

那如何练声呢,练声的目的是什么呢?

(1)有意识锻炼呼吸器官,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

(2)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喉头位置,使声源体(喉头、声带)的运动与呼吸器官的运动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唱高、中、低、强、弱等不同音符时,都能产生理想的声音效果。

(3)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扩大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咽腔、喉腔、口腔),运用不能调节形状的共鸣腔(头腔、胸腔)入手。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4)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

(5)从自然声区开始,在练好中、低声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色彩和音域。

从这些理论出发,孙萍老师让现场的同学进行了尝试,并针对同学的问题来给同学们做了问题解析和正确示范。 

现在声乐教学所用的发声练声曲大致分为两类:

(1)简单易唱,短小的练声曲,像音阶的上下行练习、音程、琶音、连音或是跳音练习等,在适当的音域内进行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唱,一般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声情况而定,这类练声曲运用最广泛;

(2)比较规范,有各种技巧练习的旋律和与之相配的钢琴伴奏,除了元音也有用歌词练唱的、歌唱性较强的练习曲。同样,孙萍老师请了几位同学进行了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帮助同学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同学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在现实的声乐表演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同学学习很努力,声乐条件也好,也很自信,但往往不能给人美的享受,这就违背了声乐的内外和初衷。希望这次的课程,能够让观看到的同学们认真思考、观察和学习,带来好的变化,传递给更多人。